2020
21
家庭教育2020/9/21 9:09:16
这两天发生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新闻。
9月17日,湖北武汉一名14岁的男生,因在教室打扑克被叫家长。母亲来到学校,在走廊打了孩子两巴掌之后,男孩转身跳了楼,伤势严重,不幸去世。
这个事件在知乎有2660万热度,居于热度榜单榜首。
话题标题提出了一个问题:学校和家庭教育应该如何反思?
但事实上,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或者家庭教育。
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?
这是事件发生后很多家长问的问题。
这部分人会说,以前我们都是被爸妈打大的,也没见谁跳楼,怎么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要跳楼?心理承受能力太差。
最让我不能接受的一句话是:他连死都不怕,他妈打他一下怎么了?
这些话,复述一次我都觉得残忍。
生活有时并不需要很大的事情,就可以击垮一个人。
电影《海边的曼彻斯特》里曾说:有时候关不上的冰箱门,脚趾撞到了桌角,临出门找不到想要的东西,突然忍不住掉眼泪。你觉得小题大作,只有我知道为什么。
试着想象一下,内心千疮百孔的你,寻求安慰的过程中,找到的都是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,他们会跟你摆事实、讲道理、传经验,讲述着:我可以忍受,为什么你不行?别人都能忍,为什么你不行?那个谁家的谁,能做到那么好,为什么你不行。
在这个不断被质疑过程中,你被击垮得更彻底。
当你质问一个孩子,为什么你这么脆弱的时候,不知道你能不能想起过曾经无助的自己,不知道你是否还忍心。
我曾经有一次跟我妈发生争执,我妈随口就说:你能不能不要那么敏感?
那个时候我的心情,直到今天,都记忆犹新。
那一瞬间,我好像失去了回应的能力,脑海里不断重复那两个字:敏感、敏感、敏感……
没有任何愤怒,只有霎那的呆滞,紧接着那种扑面而来的伤心,从四面八方涌来,一下子就淹没了我,令我窒息。
令我不解的是,为什么一个母亲,可以这样轻易地用敏感这样的词汇定义自己的孩子。
这个定义背后的含义是,你的想法不重要,你想太多了,你能不能不要给我添麻烦,我不想理解你,管好你自己。
这种来自于我最亲近的人,对于我最真实感受的不在意,每一次回忆起来,都令我痛心。
而现在的我,已经28岁了。
28岁的我是个成年人,可成年人就不能渴望父母的支持和认可吗?就不能需要父母的赞赏和关爱吗?
成年人如何,未成年又如何?拼尽全力向世界证明自己的时候,谁不希望最爱的人和自己站在一起?
我们也许得不到完美的原生家庭,但并不意味着这种需要、这种渴望不值一提。
很多人在反思学生跳楼事件频发的时候都在呼吁尊重孩子的自尊,但其实最根本的点在于共情孩子的感受。
感受被看到,就是被治愈。
长大之后的我,有能力看到自己的需要,自我疗愈。
可小孩子不一样,他们会下意识地觉得是不是我真的不够好?他们会把攻击的矛头对准自己。
在这个话题下,有一个1.4万点赞的回答:不要用成年人的承受能力去看待一个孩子。
回答者讲述了在16岁的时候,被教导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,用书打头扇耳光的经历。
当时身高180的男孩死死抓住教导主任的手,于是教导主任就用脏话辱骂男孩,甚至威胁他退学。
这些都可以忍受,但真正让男孩崩溃的瞬间是他想到,如果被叫家长,尊师重道的母亲和老师一起批评自己的时候,该怎么办?
害怕被挚爱的亲人抛弃,孤立无援的恐惧,让他不可抑制地大哭起来。
所以我根本不敢想象,那个被母亲推到对立面的男孩,会有多崩溃。
我们常常赞颂爱的伟大,但能够伤你最深的,不也从来都是你最爱的人吗?
如果当时有一个人,哪怕只有一个人,能够体会那个男孩的痛苦,是不是也许,他还有机会活着。
事件发生后,另外一部分网友口诛笔伐当代中国父母的“罪行”。
他们说:醒醒吧,你的父母根本不爱你。
他们说:很多时候你的父母就是在PUA你。
他们说:承认吧,你连个破碗都不如。
确实,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称职,但是绝大多数父母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,只是他们用错了方式。
因此我始终不忍责怪那个母亲,我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比亲手导致自己孩子死亡更可怕的惩罚。
这甚至不是惩罚,是毁灭。
那个男孩怀抱着满满的失望,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往后的每一天,每一次想起儿子,想起那份自己亲手炮制的失望,那个母亲又该如何自处?
不需要网友的讨伐,这种煎熬,足以毁灭任何一个人。
我甚至很理解那位母亲的焦虑。
听到儿子在学校打扑克,就想到他不好好学习。紧接着联想到考不上好高中、好大学,找不到好工作,人生该怎么办?
这是很多家长真实的想法。
他们担心的不是孩子一时成绩不好,而是将来有一天,当自己再也无法把孩子护在羽翼之下的时候,孩子是否有照顾自己的能力?
所以他们说话刻薄,冷嘲热讽,信奉棍棒教育,相信要帮助孩子提前经受社会的捶打。
不是他们刻意活成这种苛刻的样子,而是他们生活的世界就是如此,就是被这样对待长大的,不知道也不相信可以用爱和信任教育孩子。
就像你不能奢望一个没看过医书,没上过医学院的人成为医生。
一个从没被爱过的人,如何学得会爱别人?
甚至她的焦虑都不完全来自于她自己。
老师叫家长的目的,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。但也客观传递出一个信息:你的孩子,不是别人的孩子犯了错,你到底是怎么教育的?
做父母最难的一点就在于,任何人,真的是任何人,从学校老师到路边大妈,都好像有了对你评头论足的资格。
你的孩子犯的所有错,都要算在你头上,只需轻飘飘一句:“家长没教好”,打得你毫无还手之力。
没有人,能活着走出这份焦虑。
上周我家小宝成为幼儿园新生,经过第一天非常顺利的入园之后,就开始了漫长的幼儿园拉锯战。
每次送她去幼儿园,我都要在门口跟她聊很久。
我遇到的每一个人,都在不停的重复一个观点,放下她,让她哭,你要狠心一点。
有一个大姐甚至追着我跟我说,“你这样是送不进去的。”
我就回了一句话,“送不送是我的事情,谢谢你。”
我理解大姐想要帮忙的心情,但我需要保护的,不是大姐提建议的好意,而是我刚满三岁的孩子。
且不说幼儿时期分离焦虑会对孩子心理造成无法修复的影响,单说我作为一个母亲,想要尝试用温和的方式送孩子上学,又有什么错呢?
无论我最后有没有成功,孩子到幼儿园哭没哭,这份尝试和用心都有意义,都是爱的证明。
第一个人跟我说,我的做法不对的时候,我还能稳住。第二个人跟我说的时候,我也没有在意。第三个、第四个,甚至越来越多人都这样跟我说的时候,我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压力。
无法排解的压力就会带来焦虑。
所以某种程度上,新闻的悲剧并不是家庭或者学校教育的悲剧,而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剧。是这个社会中失去共情力的每一个人造成的悲剧。
一部分人毫无同情心质疑孩子,一部分人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家长,一部分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,那么这样的事件就会持续发生、继续发生、一直发生。
所谓共情,不是自己有相同经历的时候才能理解别人,而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作出回应的能力。
把你的生活扩展到别人的生活里,把你的耳朵放入别人的灵魂中,用心去聆听那里最急切的喃喃私语。
理解那个男孩的绝望,理解那个母亲的焦虑,理解这个看似不可解的难题。
共情是一种无尽的力量,愿我们拥有这种力量,可以伴爱的人度过所有绝望。